导航菜单

-京工新闻-

探秘“京工1961”:让品牌服务真正惠及社区老百姓

时间:2021-02-03责编:京工集团

2020年末,在京城,传来这样一个令人惊奇的信息:北京京工服装集团公司的“京工1961”社区服装服务门店一举成功增加到20家,覆盖到全市重点城区的重要社区……在全球疫情影响下,在网上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实体门店数量纷纷下滑的大环境下,北京京工服装集团逆势而上的此番“创举”,不仅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更是受到了北京市领导的肯定。

2020年12月22日,中国纺织大会在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北京京工服装集团的“京工1961”社区店获得第九届全国纺织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并受到表彰。

寒冬之日,笔者与北京京工服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东和总经理朱华诚二位领导进行了深度的访谈交流。

“2020年,国内服装企业受全球疫情影响很大,这一年,我们开设了10家社区店,截至12月26日,京工服装集团已在全市开设了20家服务老百姓的‘社区店’,这些遍布在全市重点社区的‘裁缝铺’,是真正服务了京城老百姓,让老百姓们在自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品牌服装直通车的服务’,对此,我们也深感欣慰!”。

北京京工服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东的一席话,既耐人寻味又令人振奋!

在纺织服装圈的业内人士都知道,北京京工服装集团隶属于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市纺织工业局),旗下拥有深受北京消费者信赖的北京老字号“雷蒙”“伊里兰”“枫叶”“好学生”等知名服装品牌,以及高级定制品牌“雷蒙·1940”及融入“燕京八绝”之一京绣元素的“宫溢”品牌。

北京京工服装集团前身成立于1961年。走过近60年历程的京工服装集团,融合了经典品牌厚重的文化积淀,站在新时代发展的路口,在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进程中,如何让北京的老字号国有服装集团企业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这里,我们把“京工1961”的社区服务给大家做“解密”。

“京工1961”是什么?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重点提到:要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高生活便利度,规范提升小型服务业,做好网店布局规划,打造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区商业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北京市领导在调研生活性服务业时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坚持连锁化、规范化、品牌化、服务多样化方向,打造“北京服务”品牌标志。

在李耀东董事长看来,一个企业的发展,要从学习中找到方向、找准目标、找对路子。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传承好、发展好老字号品牌?京工服装集团领导班子深入调研、研讨,展开头脑智慧风暴,最终取得一致共识:必须主动求变,积极推进主业转型升级、推动业态创新。

“结合老百姓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延伸品牌服装的服务链条,将服装制作工艺和技术下沉到社区,以“品牌+服务”的全新服装运营模式,创新服装销售模式和品牌业态,进一步提升品牌服务的影响力,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需求”。这是我们选定的方向和目标,李耀东说。

2017年8月,北京京工服装集团尝试延展传统老字号服装的经营和服务边界,探索纺织服装服务新业态的“京工1961”首家门店,落户草桥。

“京工1961”,京城的一个纺织服装社区服务品牌由此应时而生!

“京工1961”如何深耕品牌进社区服务?

从2017年到2020年,三年时间,北京京工服装集团把“京工1961”社区服务的“社区店”“裁缝铺”融入首都城市战略发展,以连锁经营方式深入推动品牌进社区,截至2020年12月,在全市布局、辐射发展了20家服务门店。

据李耀东和朱华诚两位领导介绍,短短三年时间,“京工1961”已经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以销售+服务双轮驱动的社区店连锁运营模式。

“京工1961”社区店主要以连锁经营方式,深入推动品牌服务进社区,社区店的装修改造会结合当地社区社群的特点进行,但都有统一的VI系统,统一的店铺布置,集团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自营连锁店中还有统一的供货。为了进一步拓宽运营模式,除了自营连锁,“京工1961”积极尝试联营渠道,在选定的社区内,选择经营成熟、口碑良好、受消费者欢迎的服装类店面进行合作,将“京工1961”裁缝铺及定制业务植入对方成熟的线下门店中,通过与之合作店面的业务互补形成口碑,提升客流,达到共赢。目前,京工集团相继开设了常营店、国展店、北苑店、亚运村店、望京店、团结湖店、安贞店等,推进“京工1961”联营店战略布局,把专业的服务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北京京工集团是服装专业化的大型国有企业,他们对每家“京工1961”社区店,均配有经过统一专业培训的专业技师和量体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提供修衣改衣共120余项服务,同时给店内配备专业缝纫和熨烫设备,所有店铺服务项目全部实现统一的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收费标准,标准化服务流程也带动了服务的专业化。

“京工1961”社区服务品牌,背靠京工服装集团的强大技术资源优势,凡是社区店内无法完成的修衣改衣业务或定制业务,均有集团技术开发中心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京工服装集团还定期进行专业人员培训,发挥“传帮带”的好传统,由经验丰富的服装师傅,带着年轻技师“跟学练”,不断提升服装专业技术水平,以专业化的服务保证了服务的质量。

“新模式的开创注定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如何在创新的路上把“服务做的更好”?为满足京城老百姓们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京工1961”社区店不断丰富店内产品品类,拓宽产品宽度,拓展服务内容,完善“购物一站式”功能,使社区百姓可以“足不出店”就可享受到 “定”“买”“修”“改”等多种服务类项目,真正让京城百姓体验到服装服务的便捷。

“京工1961”服务平台模式,其他省市服装企业可复制吗?”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李耀东董事长坚定的说,可以,但是有条件的。

据了解,“京工1961”社区店服务模式,得到了北京时尚控股有限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社区店在集聚“雷蒙”男装、“伊里兰”羽绒服、“好学生”童装等各类品牌产品业务服务的同时,还引入了北京时尚控股公司旗下的“铜牛”内衣、“京冠”毛巾等多品类产品,丰富店内商品结构,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服务,是“京工1961”社区店的重要特色。各店内除提供熨烫、修衣改衣、洗衣、窗帘布艺、服装定制等传统便民业务外,还提供旧衣创意改造等多项便民业务。在京城的重点地区,京工服装集团还通过和京城工艺美术大师进行合作,在“京工1961”引入京绣产品,传承“燕京八绝”技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此举深受社区居民和消费者喜爱。

“京工1961”的未来价值空间?

思路决定出路。“作为首都的国有企业,要想赢回和拓展市场,亟需在创新服务上进行转型升级”,李耀东说,近年来,北京京工服装集团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向外延伸“京工1961”社区门店的功能,如今,这相继建立起来的20家社区门店,日益受到京城百姓的青睐和欢迎。

京工服装集团“品牌+”和“服务+”的新业态,正在求新求变中悄然升级,在转型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北京市领导在调研京城百姓生活时,给予北京京工服装集团这样一句评价:“国企带了一个好头”。在李耀东和朱华诚两位领导看来,这是肯定和鼓励,更是鞭策。未来,京工服装集团要在更加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上下功夫,要根据京城社区的不同特点,进行“社区店”“裁缝铺”“社区生活馆”的市场细分。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李耀东和京工服装集团领导班子还有很多计划:

要计划参加在上海举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向行业进行“京工1961”社区服务品牌项目的展示;

要计划以“京工1961”社区店为平台,和国内知名服装品牌企业联手,以共享、开放、绿色、时尚的理念,以合作方式在京城开设“空中实体店”,从为老百姓服务延伸到为纺织同行服务,从供给侧改革到需求侧改革;

要计划在京城已开设20家“社区店”“裁缝铺”的基础上,2021年继续增加社区实体门店的服务数量,以服务为引领,构建复合服务功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要计划不断扩大社区生活馆服务领域,增加高品质、高收益的特色增值服务,如传统服饰文化讲座、服饰时尚搭配、布艺创意手工制作等特色服务,融入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让“京工1961”成为真正的社区生活馆;

……

面对未来,李耀东和京工服装集团领导班子自信而笃定地说到:“京工1961”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为核心,以基于互联网的营销管理创新为重点,以扁平化组织结构和智能数据化管理为保障,以销售+服务双轮驱动的社区店连锁运营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鼓励,得到了京城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政府和百姓都非常认可的事情,我们要持续做下去,始终按照“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发展之路,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赋能,我们坚信一定会做好!

来源:东方企业文化杂志

扫码分享本页
京工集团

京工集团

京工1961

京工1961

雷蒙·1940 宫溢

雷蒙·1940 宫溢

北京市纺织服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北京市纺织服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京工时尚创新园

京工时尚创新园

京工1961线上商城

京工1961线上商城